首頁 > 技術發展 > 中國碳排放特征、行業配額分配原則和重點行業篩選

    中國碳排放特征、行業配額分配原則和重點行業篩選

    時間:2020-03-02 來源:網絡 瀏覽:

    一 中國能源消耗特征

    (一)中國GDP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穩定發展的新常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科學、合理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針對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做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從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認識經濟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對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萬億元,比2014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086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7.43萬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4.16萬億元,增長8.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0%,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5%,首次突破50%。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9351元,比2014年增長6.3%。

    根據圖1可知,1996年我國GDP總量約7.2萬億元,自1996年起我國GDP總量持續增長,2000年我國GDP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后期GDP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并于2014年首次突破60萬億元,是1996年的近九倍,2000年的六倍。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后尤其是近二十年來,我國GDP總量持續快速增長。

    由圖2可知,1996年后受東南亞經濟危機影響,我國GDP增速整體呈下滑趨勢,由于我國采取了多種刺激經濟的政策,自1999年以后,我國GDP持續增長,并且增速呈增長態勢。2007年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GDP增長速率在2007~2009年開始降低,最低不到10%。2011年以后由于國際經濟形勢和產業結構調整,我國GDP增速開始降低并持續到2015年,GDP持續低速增長可能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二)我國能源消費量情況

    能源消費量是指能源使用單位在報告期內實際消費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數量。就每種能源的實物消耗而言,是其消費量,如果將實際消費的各種能源折標準量相加所得到的能源消費量合計數據是企業投入消費的全部能源,那么就是沒有扣除能源品種加工轉換的重復因素。

    能源消費量統計的原則一般包括:①誰消費,誰統計;②何時投入使用,何時計算消費量;③對反復循環使用的能源不能重復計算消費量,只計算第一次投入使用的能源量;④耗能工質(如水、氧氣、壓縮空氣等),不論是外購的還是自產自用的,均不統計在能源消費量中;⑤企業自產的能源,若作為企業生產另一種產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別計算產量的,消費量要統計,但產品生產過程中消費的半成品和中間產品,不統計消費量。

    本報告依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整理可得1990~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時間趨勢,如圖3所示。根據圖3可看出,金融危機后1999~2004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保持快速增長,2004年增速達到17%,之后雖然增幅下降,但是在2007年之前,仍然維持在10%以上。2008年之后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速度有所降低,但是隨著我國“四萬億計劃”的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再度持續快速增長,直到2012年。2012~2016年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增速也快速下降,2015年同比增長1%,為1998年之后的最低點。

     

    (三)我國能源消費結構

    能源消費結構是指各種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占能源總量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源消費結構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污染物排放情況,因此分析能源消費結構對研究我國碳排放特征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我國能源資源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六個字:“多煤、少油、乏氣”,因此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了很大比例,油和氣所占比例較小。由圖4也可以看出,一直以來我國能源消費均以煤炭為主,占比長期保持在65%左右,2007年占比達到72.5%,其次是石油,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7%~22%,天然氣占比為3%~5%,水電、核電、風電等能源占比為9%~18%。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煤炭占比較高,造成中國碳排放總量較高,并且容易形成霧霾天氣。[!--empirenews.page--]

    從圖5可以看出,2015年煤炭仍然是我國主要的消費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為63.7%,但是比2014年下降了1.9個百分點,首次下降到65%以下,石油,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三種能源之和分別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8.3%、5.9%、12.1%,分別比2014年占比提升了0.9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和0.8個百分點?!吨腥A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我國煤炭消費量下降4.7%,原油消費量增長5.5%,天然氣消費量增長8.0%,電力消費量增長5.0%。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2.0%,比2015年下降1.7個百分點;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9.7%,上升1.7個百分點。因此從長期來看,我國清潔能源消費呈上升趨勢,能源消費結構的持續優化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我國碳排放總量。
     

    (四)我國行業能源消費情況

    由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分行業能源消費結構只有2013年的數據,因此后續本報告僅對2013年行業能源消費結構進行研究。根據統計年鑒中的分類,本報告將行業分為農、林、牧、漁、水利業,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生活消費,其他行業共7個分類。

    具體到各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圖9顯示,工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高達156.11億噸,占排放總量的87.2%,其次是生活消費,占排放總量4.5%,再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排放總量的3.4%,其中建筑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約為8951萬噸,占排放總量的0.5%。

     

    (三)不同行業能源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

    1.大類行業能源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

    各個行業只要消費了化石能源就會產生二氧化碳,由于各個行業自身屬性的不同,造成使用化石能源的總量和品類各有不同。為了厘清我國各行業中不同能源所占的結構以及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必要對各個行業所用的能源及其排放量進行分析。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5》可繪制2013年我國工業各行業能源消耗圖,即圖10,此圖顯示在我國工業行業中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占工業排放二氧化碳的64.7%,其次是電力,占總排放的15.4%,再次是焦炭和原油,分別占總排放的9.1%和8.5%,其他比如煤油、汽油、柴油等能源的排放量相對較少,合計僅占總排放的2.4%。
     

    圖11顯示,在建筑業中電力、煤炭和柴油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分別占總排放的47.8%、23.5%和17.4%,原油、汽油、焦炭、燃料油、煤油、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少,合計僅占總排放的11.3%。這和我國建筑業主要采用電力、煤炭作為能源有很強的相關性。

    圖12顯示,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中柴油和汽油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占總排放的49.1%和15.9%。其余依次是電力、煤油、燃料油、天

    然氣、煤炭、原油和焦炭,所占比例分別為10.2%、8.4%、7.0%、6.1%、2.6%、0.7%和0%。

    圖13顯示,在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中電力和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分別占總排放的48.8%和42.2%。天然氣、柴油、汽油、焦炭、燃料油、煤油、原油等能源的排放相對較少,合計僅占總排放的8.9%,這顯示該產業使用的電力和煤炭較多。

    圖14顯示,農、林、牧、漁、水利業中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占總排放的37.1%;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位居次位,占總排放的36.1%;柴油排放的二氧化碳位居第三,占22.9%,其他比如汽油、焦炭、原油等能源的排放相對較少,合計占比為3.9%。

    圖15顯示,在生活消費中,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占53.7%,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居次位,占29.2%,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位居第三,占比為8.4%,其他比如汽油、柴油、焦炭、燃料油、原油、煤油等能源的排放相對較少,總計占8.7%。
    圖16顯示,在其他行業中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占總排放的52.3%,其次是煤炭占26.0%,汽油和柴油的排放相差不大,分別占總排放的9.9%和9.1%,天然氣、煤油、燃料油、焦炭和原油等能源排放較少,總計占2.5%。

    通過上述圖表可知,除工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之外的行業都是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在工業中是煤炭排放的最多,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由于行業特征,各種油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多,其中柴油排放的最多,其次是汽油。這和行業屬性以及能源使用類型密切相關,也為我國節能減排提供了思路和途徑。[!--empirenews.page--]

    2.工業細分行業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細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類。2014年,我國工業生產總值達4萬億美元,已成為世界頭號工業生產國,因此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工業消耗了過多的化石能源,又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且主要是因為消耗煤炭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本報告選擇工業這一行業對其行業細分,并進一步研究各行業能源構成和排放情況,希望能為我國節能減排提供思路和途徑。

    根據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少,本報告選取了工業行業中16個細分行業進行分析[1]。根據圖17可知,在本報告所選取的16個行業中,煤炭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依然是最多的,占總排放的64.5%,其次是電力,占比為13.5%,焦炭、原油占比分別為10.2%和9.6%,天然氣、燃料油、柴油、汽油、煤油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16個細分行業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結構和整個工業的結構相似。
    如圖18所示,從對各細分行業的分析來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多,分別占這16個行業總排放量的38.0%、18.2%和17.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占比為8.5%和7.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造紙和紙制品業的占比分別為3.7%和1.2%;農副食品加工業、金屬制品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等5個行業的占比在0.5%和1.0%之間;醫藥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以及化學纖維制造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比均為0.4%。
     

    以下是對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等7個細分行業能源消費產生二氧化碳的結構分析。

    如圖19所示,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中,煤炭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能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該行業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的90.6%,其次是電力,占比為8.4%,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占比為1.0%,柴油、燃料油、汽油、焦炭、原油、煤油等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少。

    如圖20所示,在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中原油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占總排放的48.1%;其次是煤炭,占總排放的47.4%;其余能源排放的相對較少,僅占總排放的4.4%。由此可以看出在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中,如果可以有效降低原油和煤炭的使用,該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就會大幅降低。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GDP和能源消耗呈快速增長趨勢,但2015年以后GDP持續低速增長,并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2015年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63.7%;其次是石油所占比例是18.3%;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18%。依然呈現“多煤、少油、乏氣”的特征,但清潔能源所占比例呈上升趨勢,一定程度上優化了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

    我國分行業能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中,主要是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排放總量的59.4%,其次是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排放總量的18.6%,再次是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排放總量的7.9%。在統計的各種能源中,煤油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占比為0.3%。由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行業分布來看,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占比為87.2%,其次是生活消費,但是占排放總量不到5%,再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分別占排放總量的3.4%和1.3%,建筑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僅占排放總量的0.5%。

    三 行業配額調整的原則和重點行業篩選

    (一)行業配額調整的原則

    不同的配額分配標準會直接帶來不同分配結果,因此,分配標準的設定是否公平成為碳排放權配額分配談判爭議的焦點?!堵摵蠂鴼夂蜃兓蚣芄s》確定了共同但有區別的公平原則、效率原則和能力負擔原則,這些原則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同階段的減排能力和效率差異,并要求所有國家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履行共同的減排義務和責任,但承擔責任的程度是有區別的。碳排放權交易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市場化手段,激勵企業進行低碳技術投資和研發,以最低成本實現碳減排。但是,各行業的減排成本、減排潛力和行業結構等多個方面存在差異,導致碳市場對各個行業的影響存在不均衡性和不對等性。因此在行業配額的確定中,既要考慮公平原則,也要考慮效率原則,更要考慮能力負擔原則,需要一套有理論支撐的、有可操作性的、有綜合視角的配額分配方案,更為準確地反映行業的差異性。[!--empirenews.page--]

    1.公平原則

    在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尚未脫鉤的情況下,碳排放權意味著地區發展權。作為一種人權,發展權是實現其他人權的重要基

    礎,是一種天賦權利。按照公平原則對碳排放權進行分配,使每一個居民獲得同等的碳排放權是合乎人權的。經濟發展模式與資源稟賦結構存在必然聯系,因此各地區基于資源稟賦狀況,選擇發展道路也是一種天賦權利。有些行業在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例如水泥和鋼鐵行業,對于一個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市場的地區,這些行業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行業。當然,這些行業也是典型的高排放行業,但是不能因為這些行業是高排放行業,就徹底限制這些行業的發展空間,而是需要一個漸進退出的過程,因為限制這些行業的發展空間,就相當于限制了某些地區的發展權利。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差距巨大,在一些中西部省份,水泥和鋼鐵等行業不僅是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基礎行業,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因此,在建立全國統一碳市場過程中,需要在機制的設計上考慮各個地區不同的發展水平和行業競爭力。

    2.效率原則

    碳排放權交易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市場化手段,激勵企業進行低碳技術投資和研發,以最低成本實現碳減排。但是不同行業的碳強度在不同國家或者地區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不同行業的碳強度下降潛力存在較大差異。目前,中國有些行業的碳強度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面臨著技術天花板的約束,減排空間已經非常狹小,有些行業的碳強度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其減排仍有很大空間。對于先進的行業,碳交易體系應該給予較小的減排壓力,相反,對于落后行業應該給予較大的減排壓力。在采用歷史法的配額分配過程中,不考慮行業間碳強度的差異性,就有可能陷入“鞭打快牛”的窘境,那些越先進的獲得配額越少,履約壓力越大;那些越落后的行業獲得的配額越多,履約壓力越小。因此,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必須基于效率原則,考慮行業差異性。

    3.能力負擔原則

    有些行業的碳交易成本占其增加值的比重非常小,有些行業則非常大,因此不同行業承擔減排的能力并不相同。此外,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下,任何行業都直接或者間接地依賴化石燃料提供的能源,從而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既然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挑戰,沒有任何人可以獨立應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獨善其身,那么所有行業都應該行動起來,根據自身的減排能力,主動承擔減排責任。具體而言,減排能力較強的行業應該主動多承擔一部分減排責任,減排能力弱的行業可以少承擔一部分減排責任。

    本報告基于公平原則、效率原則和能力負擔原則,分別從碳減排潛力、碳減排成本和貿易密集度三個方面對發達國家代表(美國、德國、日本)、金磚國家代表(俄羅斯、印度、巴西、中國)的重點行業進行國際比較,并計算湖北省碳市場納入行業的碳減排潛力、碳減排成本和貿易密集度指標,以此為基礎演繹如何利用這三個指標確定湖北省碳市場的行業控排系數。

    (二)重點行業篩選

    從完整性和全面性來看,選取全部行業來描述中國行業碳排放、碳強度、碳減排潛力、碳減排成本以及貿易集中度等指標無疑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國碳排放的各項發展狀況,但是由于某些行業在各國的碳排放、碳強度、碳成本、貿易密集度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并且一些行業的碳強度、碳成本、貿易密集度過小而不具有較強的分析意義和價值,因此本報告將按一定標準選取部分行業作為碳排放重點行業,比較這些重點行業在不同國家的碳成本和貿易密集度等指標,不僅可以節省篇幅,而且能夠較好地反映中國碳排放的整體狀況。

    WIOD數據庫提供的各種類型投入產出表中將行業劃分成35個行業,各個行業給出了具體的界定范圍,本報告基于WIOD數據庫對各行業碳排放展開分析,對每個行業進行編號,行業以及具體編號如表1所示。



     

    本報告將某行業在某時間區間碳排放占總體碳排放的份額超過2%的行業定義為碳排放重點行業。為了挑選出重點碳排放行業,首先根據WIOD數據庫提供的環境賬戶(Environmental Accounts)提供的有關中國各行業碳排放的數據,計算了1995~2009年中國各行業碳排放占總體碳排放的份額,限于篇幅,本報告僅列出1995年、2002年、2009年的超過1%(含1%)的行業碳排放占比圖。[!--empirenews.page--]

    1995年中國各行業碳排放總額為27.231億噸,但是各個行業的碳排放有著明顯不同,行業碳排放不均顯著,占比超過1%(含1%)的有13個行業,合計占比為92.2%。其中,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這一行業碳排放占總體碳排放份額的38.6%(碳排放數量達到10.511億噸),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占比14.0%,基本金屬和金屬制品業占比11.2%(見圖26)。汽車和摩托車銷售及維修、燃料零售行業的碳排放最低,僅僅為6.221萬噸,占1995年行業總體碳排放比例的0.002%。由此可見各個行業碳排放數量的差異性和占比份額的差異性。
    這一情況不僅在1995年存在,在其他年份同樣存在,圖27和圖28分別是2002年和2009年各主要行業碳排放占比示意圖,同樣說明各行業碳排放存在巨大不同。2002年中國各行業碳排放總額為30.716億噸,占比超過1%(含1%)的有12個行業,合計占比為92.8%。其中,碳排放數量最大的行業依然是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業,該行業碳排放數量是15.696億噸,碳排放占總體碳排放的份額超過50%,達到51.1%,碳排放份額占比位于第二和第三位的行業依然是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和基本金屬和金屬制品,占比分別是10.4%和9.8%。而碳排放數量最小的行業仍然是汽車和摩托車銷售及維修、燃料零售行業,碳排放數量是6.28萬噸,占總體碳排放的0.002%。由此可見各行業碳排放份額占比的排位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
     

    2009年中國各行業碳排放總額為62.136億噸,占比超過1%(含1%)的有12個行業,合計占比為92.7%。其中,碳排放數量最大的行業依然是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業,碳排放數量是33.242億噸,占總體碳排放的份額達到53.5%,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基本金屬和金屬制品業的占比分別為11.5%和10.1%。而碳排放數量最小的行業仍然是汽車和摩托車銷售及維修、燃料零售行業,碳排放數量是16.639萬噸,占總體碳排放的0.003%。對比分析1995年、2002年和2009年各行業碳排放占比排序可以發現,各行業碳排放份額占比的排位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

    不僅如此,在1995~2009年這段時間內各行業碳排放份額占比的排位依然具有非常強的連續性。限于篇幅,本報告列出1995年、2002年和2009年以及1995~2009年各行業總碳排放的占比結果(見表2),并最終根據這一結果選取碳排放重點行業。
    表3列出了1995~2009年各行業碳排放份額占比均值超過1%(含1%)的行業,從中可以發現,1995~2009年碳排放份額均值不小于1%的行業共有11個,具體包括: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業,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基本金屬和金屬制品業,化學制品業,采掘業,農、林、牧、漁業,內陸運輸業,焦炭、煉油產品及核燃料業,水運業,食品、飲料和煙草業,紡織、紡織品業。由于各行業碳排放份額占比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本報告以1995~2009年各行業碳排放份額占比均值作為依據,選擇碳排放重點行業。因此本報告將某行業在1995~2009年各行業碳排放份額占比均值超過2%的行業定義為碳排放重點行業。從表3可以得出,本報告選取的碳排放重點行業為電力、燃氣及水的供應業,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基本金屬和金屬制品業,化學制品業,采掘業,農、林、牧、漁業等6個行業,這6個行業在1995~2009年的碳排放份額合計占比均超過80%,無疑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上一條:返回列表
    版權:如無特殊注明,文章轉載自網絡,侵權請聯系cnmhg168#163.com刪除!文件均為網友上傳,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務必24小時內刪除。
    相關推薦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_国产成人夜色高潮福利在线_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_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